殘根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做樁核冠修復,殘根由于剩余的牙體組織量少,無法單獨令全冠獲得良好的固位功能。為了提高固位體的穩定,便將修復體的一部分插入根管內以獲得固位,插入根管內的這部分修復體就被稱為樁。那殘根做樁核冠修復的具體步驟有哪些呢?相關閱讀——蘇州殘根殘冠的剩余價值
樁核冠結構圖
一、牙體預備:去除薄弱牙尖、無基釉及倒凹,對于位于齦下的殘根需要充分暴露。根管口可做兩個外展斜面,有利于樁核就位,并在四周做短斜面,相應地增加根管長度。結合X線片制備根管就位道(長度為根長的2/3~3/4,至少應等于臨床冠長度;直徑為根徑的1/3)。多根管的后牙再制備一個根管為副根管,盡可能使其長度達根長的1/2。相關閱讀——蘇州全冠修復的適應人群和禁忌者
二、鑄造金屬樁核制作及粘固:在口內直接用嵌體蠟或自凝塑膠制作樁核鑄型。先用棉簽將石蠟油均勻涂布于根管內壁及髓腔內部,將兩根與已制備根管相適應的塑膠棒醮少量已聚合至面團期的自凝塑膠迅速插入根管內,再取自凝塑膠填入缺損部位,覆蓋整個牙冠至所需高度,待塑膠凝固后取出樁核,并打磨至所需形態,然后包埋鑄造成金屬樁核。隔濕、消毒、吹干,用玻璃離子粘固劑固定于根管內。
樁核冠修復
三、全冠的制作:取模制作塑膠全冠、鑄造全冠或烤瓷熔附金屬全冠(PFM),調試后,消毒、吹干,用玻璃離子粘固劑粘固。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詳細的信息,建議您在線客服答疑解惑,同時通過網上預約掛號,便捷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