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牙周炎真是苦不堪言,不僅會口臭造成社交障礙,每天刷牙會出血,吃硬一點的東西也出血。另外會感覺到牙縫變得越來越大,牙齒松動都沒力氣咀嚼,吃飯實在是太痛苦了。那么,牙周炎到底是什么形成的呢?
1.菌斑
菌斑是粘附于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沖洗等去除,需要去醫院專門潔牙。推薦閱讀:蘇州治療牙周炎大概要多少錢
2.牙石
牙石是指沉積在牙面上的鈣化的菌斑,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
(1)齦上牙石位于齦緣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頸部沉積極多,特別是在大涎腺導管開口相對處,如上頜磨牙的頰側和下頜前牙的舌側沉積更多。齦上牙石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唾液中的鈣、磷等礦物鹽。
(2)齦下牙石位于齦緣以下、齦袋或牙周袋內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視,需要用探針探查,方能知其沉積部位和沉積量。齦下牙石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齦溝液。
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危害,主要是構成了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
3.創傷性咬合
在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的咬合,稱為創傷性咬合。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
4.其他
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癥發生。類桿菌,螺旋體等,使牙齦的炎癥加重并擴延,導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詳細的信息,建議您在線客服答疑解惑,同時通過網上預約掛號,便捷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