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到一家長帶著5歲的孩子來蘇州牙博士口腔檢查,原來孩子的牙齒畸形,出現了“地包天”。醫生檢查發現,孩子出現牙齒畸形的原因與吃奶有關系,家人給他用奶瓶的姿勢不對,壓著了上頜,導致牙齒發育畸形。
想了解更多?立即“在線客服”
含奶瓶姿勢不對孩子患地包天
蘇州牙博士醫生分析:孩子的家人牙齒都很正常,說明他的牙齒畸形與遺傳的關系不大,經過進一步了解知道,孩子的媽媽奶水不好,孩子從小喝奶粉長大。由于家人喂孩子喝奶的姿勢不對,導致奶瓶長期壓著他的上頜,從而使牙齒生長出了問題。推薦閱讀:醫生分析地包天的主要類型
嬰幼兒在兩歲半乳牙出齊之后,應到醫院口腔科進行一次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幼兒的口腔保健,糾正吮指等不良習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兒童應每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常見的乳牙地包天應在4歲左右治療,替牙期應在7-12歲,而恒牙的矯治理想時期為12-14歲。
牙齒矯正是在保持原有牙齒形態不變的前提下,對牙齒進行重新排列,恢復口腔功能與正常形態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為了美觀,實質是一個口腔骨骼的生物學改建過程,不影響學習和工作。若孩子只是牙不齊,可以等到恒牙列初期(乳牙替換完之后)治療,若牙不齊伴有下頜后縮或上頜發育不足,則應盡早治療。推薦閱讀:為什么說越早矯正地包天越好
最后,牙博士正畸醫生表示,正確的正畸治療不會引起這些問題的發生,反而是某些過激過快的治療行為有造成牙齒損傷的可能。牙齒不齊不僅對日常生活有影響,還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陰影,影響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