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牙齒有問題,需要檢查和治療。這時候問題來了,如何說服孩子去看牙,如何讓孩子不哭鬧?很多家長都很苦惱,那么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相關閱讀:寶寶牙齒出現黑斑去哪家醫院治療好】
口腔診室對于孩子而言是個陌生的環境,穿著白大衣的醫生總讓孩子聯想到打針的阿姨,醫院里面還有很多恐怖的機器(牙椅,牙科手機,閃閃發光的尖銳器械),還有動畫片里看牙的情景(往往有加大孩子恐懼的作用,孩子以為牙醫就是拿著大鉗子的怪物),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到恐懼。
那么如何能降低孩子的恐懼呢?這需要牙醫、牙科護士、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努力。家長可以充分的參與到兒童口腔保健中來,而且有時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需要在家長、孩子與牙醫間建立信任。
口腔預防保健工作要靠家長的參與才能完成,如家長能夠按時、正確的給孩子刷牙、使用牙線,控制孩子含糖食物、飲品的攝入。
在牙科治療前家長可以做一些準備。
1. 家長不要將自己對牙科治療的恐懼帶給孩子,這點很重要。
2. 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沒有用的維護,比如:看牙一點都不疼,這樣反而會使孩子在剛開始治療,就出現反抗情緒。而應該多用鼓勵的話語,如:你可真勇敢;牙齒治好了多漂亮等。
3. 可以在家中以做游戲的方式和孩子練習牙科治療的場景。比如媽媽當醫生,給小朋友檢查牙齒。還可以讓小朋友用一次性的口鏡給自己的娃娃檢查。這樣可以讓孩子熟悉這些操作。
4. 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些關于看牙的繪本。
5. 家長在描述看牙使用的物品時使用兒語,比如,用花灑來代替牙科手機;刷子來代替鉆;吸塵器來代替吸唾管等等。
很多家長不明白為什么在治療時需要讓父母離開(但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在媽媽在場的情況下表現的好一些),這是因為:
1. 家長有時會打斷醫生的命令
2.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 分散醫生的注意力
4. 將自己緊張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5. 嚇唬孩子(“如果你不治療,醫生就把你的牙齒都拔了”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家長需要與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制定治療計劃。家長要和醫生站在一條戰線上,千萬別說那就不治療了,孩子也許正等著這句話呢。
當然在正規口腔醫院,一名可靠的兒童口腔醫生需要掌握多種與兒童溝通,以及行為管理的方法才能較好的為孩子提供服務。總之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牙博士作為一家正規連鎖品牌口腔機構,目前在多個地區成立了直屬分區機構,院內特意為孩子開設了兒童齒科,可靠解決孩子各類牙齒問題,詳細情況可以通過本站在線客服了解。
客服在線答疑解惑口腔問題全知道
網絡預約省排隊還能便捷就診
(昆山嘉興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