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牙痛時,父母想當然以為給孩子吃上一些消炎藥就沒事了。其實,沒過幾天,牙是不太疼了,但面部卻腫了起來。
那么,究竟牙齒和面部有何聯系而使牙痛會引起面部組織腫脹呢?牙博士口腔醫生為你溫馨解疑。
原來,在正常的面部解剖結構中,存在著許多潛在的筋膜間隙。這些間隙均為脂肪或是疏松的結締組織所充滿。只有在感染侵入人體,破壞了脂肪與結締組織后,在間隙中充滿了炎性產物,形成間隙感染時,間隙方始存在。由于這些間隙可以彼此溝通,故而感染可以局限于一個間隙,也可波及幾個相鄰的間隙形成彌散性蜂窩組織炎。而導致這些間隙發生感染的原因,大多是由牙病而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由其他的疾病而引起的。推薦閱讀:蛀牙痛怎么辦
牙痛主要是由于牙齒內的牙髓組織發炎所致。如若未能及時有效地治療,牙髓組織的炎性產物則無法消除。而牙是一個近似密閉的結構,只有牙根部位的根尖孔與“外界”即牙槽骨相通。故而牙髓的炎性滲出物只好向牙槽骨內強行擴散,進而穿破骨頭的骨膜到達面部軟組織,形成上邊講的一個間隙或多個間隙的感染。如若感染恰好在神經走行的部位,就壓迫神經,造成局部劇烈疼痛。所有這些反映到人體上,則是面部腫脹,皮膚表面發紅,摸一摸皮膚熱呼呼的。推薦閱讀:長了蛀牙怎么辦
某些孩子還不讓模,因為一摸則會出現疼痛加劇。如果有厭氧菌或產氣性細菌存在,組織不僅出現分解壞死,而且還會在組織內產生大量的氣體,并向周圍組織擴散,形成醫學上稱之為“副性水腫”的一些表現。譬如:皮膚表面既無明顯的發紅、發熱的現象,而且還與正常組織無明顯的分界線,用手摸一摸還會有像捻頭發的聲音出現。除了這些癥狀以外,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發生咀嚼、吞咽、語言等一系列的功能障礙。嚴重者還可導致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牙博士口腔醫生溫馨提醒,出現牙痛萬萬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