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怕看醫生,即便看的是牙醫也一樣。家長帶小孩看牙醫,特別是對于六歲以下的小孩,是非常困難的。也許剛開始小孩子還會滿心歡喜或好奇地走進牙科診所,但當他們看到那些“可怕”的牙科工具就會哭鬧不停了。但是小孩子若不配合牙醫,就沒辦法幫孩子做檢查和治療。如果想要順利地帶孩子看牙醫,就要讓他們擺脫對于牙科醫生的恐懼。那孩子怕看牙要怎么解決呢?相關閱讀:兒童牙疼有什么辦法緩解
一、熟悉法
孩子患了牙病疼痛難忍,又是第一次來到醫院陌生的環境,難免緊張、恐懼。這時家長不必急于讓孩子就診,利用候診時間帶孩子熟悉一下診室周圍環境,適應牙科設備轉動的聲音,然后再簡單介紹牙醫檢查的器械,如“小鏡子是用來照照嘴巴里的蛀牙的”等。如果恐嚇孩子:“不聽話就讓醫生給你打針”、“把你的牙拔掉”等,可使孩子產生更大的恐懼與逆反心理。這樣,孩子就會千方百計逃避治療。
孩子怕看牙
二、回避法
當輪到孩子就診時,簡單明了地向醫生介紹病情后,應立即到診室外等侯,如無醫生要求不必在診室內停留。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承受不了治療,當護士要求其離開時還緊緊拉著孩子的手不放或一步一回頭。即使到診室外,一聽到孩子哭鬧就又跑進診室大加勸慰。這樣孩子哭鬧得更厲害,反而干擾了醫生的治療。相關閱讀:蘇州兒童醫院排名
有的家長將孩子送進診室后明確告訴孩子:“聽醫生的話,等你治好牙我再帶你回去”,然后即退出診室。這樣的做法使孩子無路可退,只得乖乖地接受醫生的診治。這些情況說明帶孩子治牙成功與否,與家長的態度關系很大。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實際上干擾了醫生正常的工作,孩子反而吃苦更多。
三、鼓勵法
孩子雖小,同樣有自尊心、好勝心。家長應在就診前鼓勵孩子,如:“你真勇敢,老師說你是聽話的好孩子”“我要把你今天治牙的表現告訴老師,表揚你,讓其他小朋友向你學習”:如果診室里還有其他小朋友在治牙時,可以說:“你看這個小朋友真勇敢,我相信你也會很勇敢”。表揚、鼓勵對有些小朋友確有一定作用。
四、強制法
少數孩子較為任性,對家長和醫生的要求根本不予理睬。但因病情需要需要及時給予治療。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要立即離開診室,由醫生和護士采用“開口器”等進行強制手段治療。但強制法對兒童心理有一定影響,屬不得己而為之。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詳細的信息,建議您在線客服答疑解惑,同時通過網上預約掛號,便捷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