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有哪些癥狀?牙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是由大量的細菌、細胞間物質、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沖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現在把牙斑看成是細菌附著在牙石上的一種復雜的生態結構,其與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牙斑是一種經常會在牙齒表面形成的無色的,黏黏的細菌薄膜,它是導致蛀牙和許多牙齦疾病的罪魁禍首。
牙菌斑有哪些癥狀
蘇州牙博士口腔醫生表示,牙菌斑的形成是復雜的動態過程,較初階段是獲得性膜的形成。獲得性膜是唾液的糖蛋白及其他一些成分選擇性黏附在牙表面形成的無細胞、均質狀的生物膜。通過獲得性膜使大量細菌黏附于牙面,首先是球菌,以后是桿菌、絲狀菌等。不同的菌種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獲得性膜上。細菌選擇性吸附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細菌表面成分中有與獲得性膜互補的受體。細菌牢固地附著于獲得性膜之后,細菌與細菌間進一步黏附可產生聚集,在局部可增至若十層,最后形成菌斑。從獲得性膜形成到一定量的細菌黏附和聚集在牙面,經過2天牙菌斑初步成形。此時菌斑質地松散,其中以鏈球菌為主。2天以后菌斑內細菌數迅速增多,除鏈球菌外,絲狀菌和厭氧菌數增加,細菌密度增大,滲透性降低,菌斑深處呈厭氧狀態。位于深層的絲狀菌垂直排列,呈柵欄狀結構,擴大細菌附著面積。一般認為5~菌斑成熟,細菌數量、種類都趨穩定。牙菌斑的癥狀有哪些
牙菌斑有哪些癥狀
牙菌斑的致齲作用與牙菌斑內致齲細菌的代謝活動緊密相關。各種糖類(主要是蔗糖)在口腔內經水解成為單糖后,進入致齲細菌體內。由于菌斑內缺乏氧氣,主要進行無氧酵解糖代謝,結果產生大量乳酸及甲酸、乙酸、丁酸等。由于所產生的酸在致密的、凝膠狀的菌斑中不易擴散和清除,唾液的緩沖作用也難以發揮,酸的局部持續作用可以使pH下降至臨界值以下,使釉質脫礦,形成齲損。除非通過口腔衛生措施將牙菌斑徹底清除,否則它將長期聚集于牙面并導致齲病和(或)牙周疾病。
臨床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口腔衛生差、牙菌斑指數高、變鏈菌數量大,齲病發病率也高。在治療中,徹底清除菌斑就可以有效地預防齲病。因此,可以認為牙菌斑就是齲病發病的較重要的因素,沒有牙菌斑就不會發生齲病。